跳到主要內容
:::

教育理念

一、願景:羅網人才集、商管群英聚

尊重學生主體,以學習羅盤為方向,開展學生適性揚才生涯進路,羅致宜蘭縣對商管相關類群有能力、性向、興趣的國中畢業生入學就讀。透過三年的客製化的教學歷程、培養核心能力以及素養教育的實踐,引領多元化的生涯發展進路,結合課程諮詢、學習歷程檔案、探究與實作等學習支持系統,形成綿密周延的輔導網絡,讓羅商成為育才成材的搖籃,也是學生逐夢的永續動機。

透過繪製系統圖以學習羅盤為教育核心,建構「愛與關懷(縱貫)」、「素養教學(左斜)」、「師生主體(右斜)」三條軸線,從願景、目標、策略向外層層發散,形成學生的學習(生涯)羅盤。

 

二、目標(如系統圖內圈)

()人文關懷:落實全人教育,五育並重,除了專業技能的培養以外,也要重視社會人文藝術等素養,培養師生同仁的「同情、同理、同慈」的心理特質,落實關懷倫理,形成溫馨有情的友善校園。

()互為主體:與學校有關的利害關係人都是互為主體的權力關係,在民主、法治的原則前提下,尊重保障每位利害關係人的尊嚴與價值,落實權利的保障以及行使,達成學校的社會責任(SSR)

()跨域合作:尊重保障教師專業自主權,鼓勵專業成長,建構跨領域(學科)的教師學習社群(PLC),鼓勵教師的對話、合作、分享與精進,同時加強跨校性的交流合作關係,以構成綿密的教師社群網絡。

()成就學生:以學生為中心,採用多元評量、彈性評量等多元方式進行學生成就的評定,找出學生的亮點表現,鼓勵學生的多元智能的學習風貌,讓每個學生的成就都有機會被看見,人人是亮點,個個是明星。

()教學優先:整個教育歷程從課程發展、設計、決定、實施、評鑑歷程,到活化教學模組,最終以多元彈性評量為止,以終為始。其核心概念在於以教學為中心,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,讓學生聽得懂、學得會、做得出來。

()素養實踐:在具體生活的情境脈絡中,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,知行合一,結合學生學習歷程檔案,從而培養多元價值體系與生涯進路,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,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。

 

三、校務發展策略與作法(如系統圖外圈)

未來技職教育不只教導傳授各領域的實作技術,技職生更需具備改良技術能力,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想像、創業家的精神等,並以未來職業創造者作為目標,帶動產業朝向創新發展。簡言之,就是技職人才不能只學技術,還要具備知識基礎與創造新興職業的潛力,也就是說未來的技職人才圖像是「具備知識基礎的專業技術人才」、「是專業人士,也是創新者」。

筆者以為「培養具備實作力、創新力及就業力之專業技術人才」是今後技職教育的願景,技職教育或能逐漸脫離以往被視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,改以創新與技術改良為目標,從而帶動產業發展。技職不應淪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。技職教育非職業訓練,不應完全淪為產業服務的角色。實際上技職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中,受到人才光譜的兩方夾殺,一方是自由人本的博雅教育,另一方是貼近產業需求的訂單式培訓,如職業訓練等。再者,實驗教育三法通過,諸多新興培養技能人才的實驗教育、自學型態出現,再加上少子女化、私校退場的衝擊等,讓原本就處於弱勢的技職教育辦學受到更多挑戰。

技職教育真正要回應的不只產業需求,而是「社會需求」。很多人在談論,如何讓技職被看見、被重視?筆者以為,這不能只強調技職教育的經濟面功能,還要讓社會看見技職群體的社會參與。

社會目的指向的社會問題、議題不只有偏鄉,若以更大格局來看,應是指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)所關乎的教育、海洋生態等17項目標及169項具體目標,而這些正好能發揮技職教育各領域所學技術。因此,技職人才的培養過程,不僅包含基礎技術與技能、創新創業思考,還得加入社會人文關懷、國際格局、社會永續思考等,才是新時代的技職人才。

直言之,建構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促進技職教育革新,是讓技職教育發展不再淪為少數人決定,而是涵融多元意見、價值、思想、領域,建立更完整論述的過程。只有涵融更多元的完善論述,才能保有技職教育的發展,不會因非專業因素影響發展過程與結果。

因此以辦學理念系統圖為基礎,整合利基資源,結合教育目標及辦學理念,發展經營策略與作法,努力達成學校願景與學生圖像。

依據系統圖擬定經營策略:

()教育大愛:

1.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,不放棄每一個孩子(No Child Left Behind),針對社經地位弱勢學生提供必要之協助。

2.引進社會資源,統整運用,落實家庭訪問以及親師合作,體現綿密的學習網絡。

3.做好教育統計,透過大數據分析,了解並發現問題,扶弱濟貧,維護學生學習及人格尊嚴。

()共榮共享:

1.重視家長、學生、教師、行政不同社群的良性互動,加強對話合作。

2.凝聚校務發展共識,深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,異中求同,爭取向心。

3.落實保障學權、學習權、人格權等,形成夥伴關係體系,相互支持。

()務實致用:

1.推動技藝、技能、技術逐級而上的專業教育,配合群科核心課程以及加深加廣的技能學習,取得職業證照以及能力認證。

2.推動產學合作以及策略聯盟,與大專院校進行協同教學與專題實作,落實個別化的教育方案,讓每位學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
3.鼓勵師生創意批判思考,積極推動創新作為,讓學生從試探到融入,能有完整的學習歷程省思與專業發展。

()珍視孩子:

1.珍惜每個孩子(Every Child Matters),落實班級經營級學生輔導工作,運用正向管教,讓學生得以發揮所長,降低中離中輟比率。

2.對於學習成就低落學生進行關懷聯繫與追蹤輔導,強化三級預防輔導體制,建立成績預警系統制度,推動補救教學及有效教學。

3.欣賞並肯定學生的多元表現,舉行各類活動競賽,包括藝文、社會、科學、數理、技能、運動等領域,成為多元文化的學習主體。

()教師至上:

1.鼓勵教師成立專業學習社群,尊重並保障教師的專業自主權,支持參加教師專業組織,肯定教師貢獻,建立溝通平台,提升行政效能。

2.做好教學的行政支援工作,爭取保障教師權益,讓教師團隊可以專心教學,降低干擾教學因素,形成優質的教學品質圈。

3.表彰典範教師,鼓勵同儕對話互動,辦理各項福利文康活動,增益教師交流情誼,促成溫馨有情的教師團隊。

()關鍵能力:

1.結合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的開發,建構適性揚才的教學元件,符應課綱素養導向指標,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。

2.本「一切為孩子、為孩子的一切、為一切的孩子」的原則,加強生活踏察、問題解決、具體實踐的能力培養,回應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。

 

 

消息公佈欄

跳至網頁頂部